“产品质量不仅仅是检验出来的!”我们的质量管理专家将和企业管理人员一起一边培训,一边案例互动,共同探讨一起做好全员质量课题。零缺陷的工作实践:持续改进,永续精进TQM第二讲:质量策划意识篇一、质量生态圈系统策划1 我们发现企业的竞争也由“传统火车”式向“动车组”式转变,”现场改善力“成为了企业的关键名词,班组承载着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落地,班组管理方式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课程收益:●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下,班组长应该怎样面对新问题; 数字化时代制造业运营管理创新升级打造数字化、智能化运营管理生态圈课程背景:三年的疫情和世界的格局的微妙变化,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性。企业生态圈的打造的突破口在于运营管理模式的转变和数字化工具的广泛运用。 课程运用表格及工具:财务四张报表价值流程图采购价格对比表ABC分析法FMEA设计失效模式表作业过程模式表作业分解表ERP系统采购程序图ERP系统仓储程序图丰田生产操作标准七步法生产管理十大工具展示MES系统的模拟排产图日本丰田问题分析八步法课程模型:课程大纲第一讲:我们处在降本增效的变革的时代一、历史迫使我们转变1 实践设备零故障的7个步骤Step1:使用条件差异分析Step2:问题点对策Step3:制定计划保养临时基准书Step4:自然劣化对策Step5:点检效率化Step6:M-Q关联分析Step7:点检预知化分享:TPM活动企业成功案例演练:TPM计划保全活动计划书及活动要点讨论第六讲:班组安全问题分析与解决一、安全意识1 在企业组织扁平化和平台化的今天,显然,是让企业充满活力的基础细胞的创造者班组长、基层主管等这些处于企业中底层的管理者。指导部下作为榜样的管理者总结:指导部下,工作就是培养二、指导部下:手把手式的培养法(JI)演练:不完善的指导方法演练(一个视频场景)、正确的指导方法演练1 TPM设备全面生产维护与效率管理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向设备管理要效益课程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进步,机器代替人工的时代已经来临,国内外企业都在智能化和专业化这个制高点上竞争,智能工厂的建设离不开精益生产和智能工具的合理结合,智能设备的管理提升刻不容缓,从设备管理的角度看,设备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现场生产效率的提升。 精益六西格玛工具应用及改善课程背景:1995年实施“六个西格玛”管理概念以来,GE更上一层楼,公司的营业利润从1995年的66亿美元飙升为1999年的107亿美元。GE群策群力的应用流程与工具演练:头脑风暴与思维创新技术案例:T公司的组装合格率改善阶段的成果第六讲:控制与结案阶段的实施方法与步骤一、控制与结案阶段的目的与意义1 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优美的厂区环境、井然有序的生产场地塑造出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高素质的员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和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应该由谁来进行素质教育3安全防范的两大工具1)拆解技术DTree2)预防安全工具3)教育五阶段案例:CKT服务店的潜在风险七、节约的具体实施与要点1 本文详细介绍了吴东翰培训体系下的企业培训方案,其中包括精益生产革新与运营模式、职业培训师讲师证以及企业内训师TTT培训。我们是专业的培训机构,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服务,使您的员工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竞争力。 企业需求
需求描述 *
姓名 *
联系电话 *
所在行业
所在公司 提交 |
国学思辨与管理哲学|企业内训服务热线4006660708 二维码
国学思辨与管理哲学
课程背景: 现代企业的管理,必须基于一套符合人性规律的标准和一条便于遵循实践的路径,历经几千年实践验证的国学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修齐治平的道路。 正知正见,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国学,就像中药,不但对疑难杂症有疗效,而且正本清源,上医治未病。 国学,不但能帮助管理者解决当下管理过程中的难题,还能启发创新性的思维,并且对未来管理者具有强大的塑造作用。 本课程将“国学思辨”的触角分别与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兵家和易经等国学精髓与“管理哲学”进行多角度的契合与解读,深入浅出,以求达到为管理服务的目的。
课程收益: ● 以前瞻的高度,开拓管理者的创新思维 ● 以新鲜的视角,提升领导者的管理能力 ● 以智慧的论据,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领导干部、职场精英 课程方式:讲授+案例分析+互动讨论
课程大纲 第一讲:打山还是打牛 1. 国学与西学之间的异同 2.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3. 内化与外化,内圣外王 4. 执行力来源于职业素养 5. 领导力来源于事业修为 6. 文化力来源于人文化成 案例:中医大夫的理论和实践 案例:修车工身上的企业文化 案例:海尔大学讲心学的经历
第二讲:有为还是无为 1. 区别:不为、无为、有为、成为 2. 不能:既不立一物、也不废一物 3. 下属能无为,所以才有了执行力 4. 上级会无为,所以才有了领导力 5. 企业可无为,所以才有了文化力 6. 全员都无为,所以才无所不能为 案例:西汉初的无为实践 案例:任正非的无为而治 案例:阿里文化与攻守道
第三讲:团伙还是团队 1. 团队管理的五件大事:道天地将法 2. 卓越领导的五种美德:智信仁勇严 3. 团队建设的七个项目:主孰有道等 4. 胜利则举杯同庆,失败则拼死相救 5. 领导的责任:知胜有五、败兵六形 6. 人之将,主之佐,如何带率然之兵 案例:孙武斩美姬 案例:吕尚随文王 案例:美团战滴滴
第四讲:人制还是法制 1. 没有制度的文化是口号 2. 没有文化的制度是手铐 3. 如何兼顾既修道又保法 4. 人治,法治,仁法人制 5. 流程不只关乎制度文化 6. 文化的金三角、银三角 案例:曹操的割发与刘备的眼泪 案例:华为基本法是制度是文化 案例:青岛大街上的顺丰送货员
第五讲:格物还是格心 1. 格物致知与工匠精神 2. 格物让管理迷失方向 3. 探究心之力与心之理 4.“心外无物“的管理 5. 阳明心学管理四句教 6. 学会动心与不动于心 案例:王阳明让刁民变良民 案例: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 案例:微信之父与微信之母
第六讲:渐修还是顿悟 1. 管理者必修课:三纲六证八目 2. 成功自有道,儒家的管理路径 3. 道法自然,道家的渐修与顿悟 4. 神秀和慧能的管理者风格对比 5. 排列组合:豪情、悲壮、觉悟 6. 功成,事遂,身退,天之道也 案例:墨子的快马加鞭 案例:项羽刘邦的结局 案例:曾国藩裁撤湘军 |